吴维强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县始终把传承弘扬优秀周礼文化和周公思想文化作为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保护、传承、利用相统一,先后成立了周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顺利举办两届全国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出版和发表研究周文化、礼仪文化、周易文化等书籍著作上千万字,扎实开展传承弘扬系列活动,周礼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和理念,深深植入了全县48万干部群众的精神血脉。吴维强表示,我县将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挖掘丰富周文化内涵,打造展示周文化载体,做大做强周文化旅游,致力讲好周文化故事,生动践行周文化精髓,把周文化特别是《周易》蕴含的人类思想精髓、民族优秀文化、社会精神财富,积极运用到县域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全过程,把周文化灿烂光辉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此次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主题为“周易与岐山”。研讨会上,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会长汪承兴宣读了《中国先秦史学关于组建周文化研究院的批复》,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宫长为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宋镇豪为我县授予“周文化研究院”牌匾,中国字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心田向大会赠送了拓本。与会专家学者从周易起源、基本精神和最高境界,周易与岐山以及周易与周文化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起源于伏羲、神农和黄帝,成书于周文王和周公的《周易》,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巨著之一。全书思想深邃,内容全面,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目标明确,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的元典文化和源头活水。岐山是周文王、周公的诞生地,《周易》的演进和发展与周文王和周公有着直接的关系。 来自中国先秦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100多位先秦史和哲学、易学研究专家,山东曲阜周公庙、河南洛阳周公庙、三门峡甘棠苑负责人,省社科院、省考古研究院、周原考古队专家和3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